今年以来,徐庄煤矿按照“巩固提升、规范管理”的原则,逐步完善内部市场化管理体系,在优化业务流程、深化基础体系、拓展要素市场方面精准发力,确保内部市场化工作持续稳步推进。
——优化业务流程。基于上年度对调度管理、技术管理等关键业务流程梳理基础上,对辅助、地面单位业务进行梳理,分析其核心流程中的关键因素,在流程规范、流程优化两个基础方面不断自我完善流程体系,解决主体责任不清、流程分级模糊、审批程序繁锁等问题,通过调研诊断、现场实测、系统分析、机构机制建模、流程方案实施等工作,对该矿的管理流程和工艺流程进行了持续优化。
——深化基础体系。进一步夯实定额管理、价格管理、计量管理、结算管理、物资供应管理等基础管理工作。把定额管理作为内部市场化管理的源头,更新完善内部市场化定额手册,定额完善坚持科学先进性、安全投入性、简明操作性、时效适用性的原则,包括材料定额、电力定额、重车运输定额、能源消耗定额、综机配件定额、机电设备租赁定额等,增加自用人工定额内容。本着统一性、可行性、计划性、公开公正原则,建立科学、准确的内部价格体系。完善计量手段,明确计量责任主体,设置合理权限和审批流程,对各级市场主体严格依据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计量验收,做到按质计价。规范二级结算模式与流程,实现月度对项目的多条件因素、多段工程量的统一结算。全方位全系统的优化市场化薪酬分配体系,从业务流程、“四定”、岗位价值评价结果等基础工作入手,对年度工资进行切块和全面预算,合理定义三条线工资预算比例。
——拓展要素市场。要素市场是成本控制、挖潜创效的重点,矿积极拓展产品、物资供应、人力资源、资金等基本要素市场建设。特别是物资供应市场建设,通过加强材料预算定额管理,规范材料预算管理流程,提高材料定额预算的准确性,优化开合占比。同时建立完善分类、分层、分级的业绩考核体系模型,合理调整部门通用考核指标占比,逐步加大部门专项考核指标权重,发挥专业技术和业务在业绩考核中的支点作用,通过考核,持续提升员工队伍素质。